丹阳人马相伯(1840年4月7日—1939年11月4日),原名马志德,圣名若瑟,又名钦善、建常、绍良,字斯藏,又字相伯、湘伯、芗伯,以字行,别署求在我者,晚号华封老人。祖籍江苏丹阳,生于丹阳马家村(今江苏丹阳),中国著名教育家,震旦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复旦中学、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,爱国人士,耶稣会神学博士。杰出教育家蔡元培、民国高官于右任、邵力子为其弟子。后人辑有《马相伯先生文集》。
“九·一八”事变时,马相伯已届91高龄。他深感国难深重,为救亡呼号奔走,发表《为日祸告国人书》,主张“立息内争,共御外侮”。他亲自挥毫作榜书、对联义卖,共得10万元,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。他先后发起组织江苏国难会、不忍人会、中国国难救济会和全国各界救国会等爱国救亡团体,被公认为救国领袖、爱国老人。在他家里召开救国会第二次执委会时,他特地写了“耻莫大于亡国,战虽死亦犹生”联语,与与会者共勉。
民国28年(1939年)是他百岁诞辰,4月6日全国各地和有关团体都举行遥祝百龄典礼。国民政府对他颁发褒奖令,中共中央特致贺电,称他为“国家之光,人类之瑞”。他给上海复旦同学会的亲笔信有“国无宁日,民不聊生,老朽何为,流离异域。正愧无德无功,每嫌多寿多辱!”语。他以前方将士浴血抗战劳苦为念,把各方赠与的寿仪移作犒慰伤兵 之用。还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委员。他在病重时,忧国忧时之情更深。他说:“我只是一只狗,只会叫,叫了一百年,还没有把中国叫醒!”
马相伯先生是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、复旦大学创始人,他学贯中西、博学多才,一生为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奔走呐喊,尤其是晚年毁家兴学、支援抗战的义举在全国影响深远。
市马相伯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,致力于推介乡贤,开展学术研究,已从最初的小团体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会员96名的中等规模学术团体,为我市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和平台。研究会还聘请马相伯嫡系玄孙马天若为名誉会长。
【获奖感言】
诸位尊贵的来宾,下午好:
我首先感谢马研会、虞会长给我发奖给我鼓励!感谢李天纲教授为我颁奖!
感谢马研会给我学习成长的机会,在入会后参与过马研会的所有活动,写过相关的文章及人大建议,对马老精神有一定了解,在马老身上学到了一些宝贵的东西,并且受益非浅。
他的一些经典名句我记忆深刻:我是一条狗,叫了一百年,也没有叫醒中国人。马老谦卑的把自己比作一条狗,表达了他对祖国的******,叫了一百年体现了马老的坚韧、毅力以及对祖国无比的热爱,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还有马老“读书不忘救国,救国不忘读书”也让我深有感触,反应了马老对祖国的热爱及爱读书的优良品质。
其实我更想学马老的是:如何活到100岁?这也是一个人最最重要的事,通过三年的学习,我坚定的认为马老能活百岁是他的因为大爱情怀,爱祖国爱他人爱自己,马相伯史迹馆也是我们创办的如意慈善的德育基地,如意慈善也是按这个大爱精神作为引领,也要学习这份爱传承这份爱弘扬这份爱。
在此我衷心祝愿马研会红红火火、蒸蒸日上,让马老精神让更多的人受益!
最后帮大家订个小目标,先活100岁!
再次感谢大家!